2022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,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,是廊坊農信轉型求變的起始之年,面對波譎云詭的國際局勢和錯綜復雜的經濟形勢,廊坊農信如何突破發展壁壘,加快全面轉型升級,打造“六小”(小而精、小而活、小而穩、小而強、小而紅、小而美)現代金融企業,實現高質量發展?
一、精主業、揚優勢,實現小而精 充分發揮農村金融主力軍和生力軍作用,專注主業、回歸本源、服務縣域,堅定支農支小支散,主動融入鄉村振興戰略,圍繞產業規劃布局和財政資金重點支持的農業農村領域,持續加大信貸支持力度,穩固農村市場傳統根據地;創新供應鏈貸款產品,打造普惠金融特色服務體系,不斷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,以滿足三農和實體經濟多樣化金融需求;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,切實提升金融活血作用。 二、推改革、促發展,實現小而活 要以改革增動力、以創新激活力,以新發展理念推動提質增效,有效驅動農信社創新發展轉型發展;數字化轉型是銀行業的大勢所趨,要著眼當前、立足長遠,結合農信實際加快數字化轉型步伐,走好數字化轉型之路,為全面轉型升級強化科技支撐、激活科技引擎;推進現有經營模式的信息技術應用創新,賦能整體業務快速發展。 三、強風控、防風險,實現小而穩 增強憂患意識、樹牢底線思維,防范化解金融風險,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,為金融服務實體經濟保駕護航;嚴控大額信貸業務投向和投放比例,建立并完善關聯交易管理制度,有效防范關聯交易風險;加強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建設,健全風險防控長效機制,聚焦重點業務、關鍵環節和關鍵崗位,提高整體抗風險能力。 四、求創新、促轉型,實現小而強 堅持“以客戶為中心”服務理念,主動適應因疫情影響的公眾消費習慣和消費方式,加強線上金融服務,將傳統金融業務由線下向線上渠道遷移,打造安全便捷的支付清算體系和暢通便捷的支付渠道;優化智能銀行設備應用,提升適老化金融服務水平,大力發展場景金融,滿足客戶日益多元化的金融需求;以創新驅動發展,加快科技創新,完善金融產品,主動順應金融信息化智能化趨勢,緊跟數字化金融發展步伐,建設具有高度適應性、競爭力、普惠性的現代金融企業,探索出一條適合農信機構的數字化轉型之路。 五、強思想、重黨建,實現小而紅 加強思想政治建設,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,增強“四個意識”,堅定“四個自信”,做到“兩個維護”,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、政治領悟力、政治執行力;建立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制度機制,廣泛采取多種形式的集中學習和線上培訓,營造濃厚學習氛圍;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,進一步提升基層黨組織的創造力、凝聚力、戰斗力,切實發揮戰斗堡壘作用,開展培樹選優獎先工作,擴大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影響;強力推進作風建設,深化糾正“四風”和正風肅紀,營造風清氣正的工作環境。 六、塑品牌、創文化,實現小而美 打造親情化組織,不斷增強團隊凝聚力,營造濃厚現代金融企業氛圍,豐富企業文化體系和內涵,提升競爭軟實力;加強品牌塑造,注重宣傳引導,創新新媒體和線上廣告措施,增進社會公眾了解,擴大社會宣傳影響,提升企業形象,增強社會影響力;推進人才培養“戰略化”,對標改革發展人才需要,培養一支政治合格、具有國際視野和戰略思維能力的適應時代發展需要的青年人才隊伍,為農信社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。 |